《富兰克林传》读书笔记经典语段分享
点击:100

富兰克林曾说过:“让所有人都知道你,但别让人了解你。

1.富兰克林的自传是以给自己儿子写信的口吻撰写的。他的儿子其实是私生子,时任大英帝国北美殖民地的总督之一,常以贵族自居,富兰克林则希望他不要忘记自己卑微的出身。

2.富兰克林还不忘自嘲地总结了一句:“事实也的确如此。”貌似谦逊的话语无法掩饰他对自己日后所取得的卓越功绩的自豪。

3.富兰克林的品德建立在对高尚生活的忠实信仰上,建立在为这个他所深爱的国家做出贡献上,建立在希望通过努力获得救赎的追求上。

4.富兰克林家族的人有主见且勤于思考,绝不人云亦云,他们蔑视权威,但不疯狂。他们都是聪明的手艺人和善于发明的铁匠,都有一颗热爱学习的心。他们喜爱阅读和写作,信仰坚定,但又深知如何不轻易表露。富兰克林家族的人都善于交际,每当邻居遇到难题时,会很信任地请教他们。

5.阿瑟·图特洛特写道:“所有证据都表明,出于现实的独立加之思维的活跃和朴实的实用主义使乔塞亚和老本杰明成为清教徒,而绝非对教义的信仰。”

6.尽管没有任何报酬,但是乔塞亚成功地将政治道德与私人利益完美结合起来:他把自己制造的蜡烛卖给了自己监督的守夜人。他的儿子富兰克林继承了这一点并发扬光大。

7.富兰克林回忆道:“他喜欢请些练达的朋友或邻居一起围坐在桌边,而且总是有意地谈些睿智或有用的话题,以提高孩子们的心智。”

7.富兰克林想了一个好办法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他挑了几篇文章,做了一些简短的笔记,然后把它们放在一边;几天之后,试着用自己的话把文章的观点复述出来,与原文比对。有时候他还故意打乱笔记的顺序,以自己的逻辑把文章组合起来。

8.富兰克林文章中的人物完全是杜撰的。塞伦斯·杜古德夫人是一位居住在乡村的寡妇,这个略显一本正经的人物实际上却出自一个只有16岁、尚未结婚且从没有踏出波士顿一步的年轻人的笔下。且不说文章本身质量上佳,单单是富兰克林能以一个女人的口吻将事情说得如此有理有据、让人信服就足以令人叹为观止了。这显示出了他本人的创造力和对女性的欣赏。

9.富兰克林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个人魅力,他可以轻易获得贵人的好感,他从不害羞,总是渴望获得友谊或帮助,因此总能在任何场合展示出自己的魅力。

10.富兰克林总能轻易结交一些只有一面之缘的朋友、学习上的伙伴、能帮上忙的赞助人、轻浮的爱慕者,或者聚拢一群好友,但他的确不善于维护这种需要个人承诺和感情来维持的关系,即使对自己的家人也是如此。

11.尽管神的启示对他来说“不太重要”,但富兰克林认为宗教实践仍很有意义,因为它们鼓励善举,有助于推动社会道德的进步。所以他开始信奉一种更强调道德的自然神论,认为行善和帮助他人就是服从上帝旨意。

12.富兰克林的主要观点是硬通货(如金币和银币)并不是国家财富的真正象征:“国家的富裕程度是由其居民能够购买的劳动量来衡量,而不是他们所拥有的金银数量。”

13.富兰克林甚至将他虚伪的谦虚变成一句格言来原谅自己的错误:“那些对他人的错误保持沉默的人,当他们自己犯错误时,将会得到更多的宽容。”

14.由于天生就善于交际和观察人性,他很喜欢那些关于人的缺点和行为的故事,也了解别人那么做的原因。富兰克林人性的另一面则更加诚挚:他总是避免谈论他人的是非。

15.随着生意越做越大,富兰克林发现自己真的有必要结婚了。当时在北美殖民地,独身是不为人们所接受的。富兰克林知道自己在两性关系方面需要注意,因此的确有必要给自己找个伴,最好是陪嫁丰厚的。

16.大多数自然神论者则相信“总体的福佑”,就是上帝通过设定自然规律来体现自己的意志而不是插手人世间每件事。

17.富兰克林于1732年年末开始发行的《穷理查历书》充分反映出了他与人为善、世事通达的哲学,并将赚钱和提升道德这两个目标完美结合起来。

18.富兰克林自己组织的费城当地民团选举他为指挥官,但他拒绝了,称自己并不“合适”,相反,却当起了“普通一兵”,定期在特拉华河两岸在其帮助下建起的炮台上执勤巡逻。富兰克林同时还以替不同的民团设计不同的徽号和标语为乐。

19.富兰克林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核心理念:当民众或北美各殖民地联合起来形成联盟而不是各自为阵的时候,他们能取得的成就将比独自奋斗要大得多。

20.尽管富兰克林有一个好色的名声,他本人也没有多做解释,但并没证据表明其与德博拉结婚之后曾经认真地和其他女性有过性关系。

21.富兰克林建议贝奇回家,做一名“现款交易”的商人,这样就可以“永远待在自己老婆的身边”。必须提醒大家的是,这样的建议居然出自一个离家万里之遥、15年未曾见过自己妻子、一直专注于自己邮政总长职务之人。

22.沉默一直是富兰克林最有力的武器,使其看起来睿智、温和、安宁。这次,沉默使富兰克林看起来比自己的劲敌更强大,是对敌人的轻蔑至极而不是自我忏悔,是屈尊与会而不是胆怯害怕。

23.正如富兰克林在信中向儿子所不断强调的,北美殖民地不应该复制旧世界的那种统治结构、贵族体制以及基于出身而非道德的封建社会秩序。相反,北美殖民地的力量应在于建立一个骄傲的中产阶级,一个由勤劳、节俭的店主和商人组成、深知自己的权利并对自己的社会地位深感自豪的阶层。

24.富兰克林需要再次远渡重洋到法国担任使节,诱使现在正享受与英国难得的和平的法国站在美国一边。如果没有法国的援助与结盟,美国是不可能取得胜利的。

25.中国人尊重那些德高望重的祖先毫无疑问是正确的,但对其毫无作为的子孙后代也表示尊重,“不仅毫无根据、十分荒唐,还经常会对这些子孙造成伤害。”富兰克林声称,任何形式的世袭精英制或贵族制都是对“经庄严宣布的美国理性的直接反对”。

26.就富兰克林大部分的精神和思想的努力实践而言,他的伟大更多的来源于其实用性而非深奥或诗意。在科学上,他更像是爱迪生而非牛顿;在文学上,他更像是马克·吐温而非莎士比亚;在哲学上,他像是约翰逊而非伯克利;而在政治上,他更像是伯克而非洛克。

27.朴素的幽默与智慧,技术性的创造,多元化的包容,将个人主义与团体合作结合在一起的能力,实用主义哲学,对精英流动性的颂扬,外交政策中根深蒂固的理想主义,以及作为公民道德基础的起源于费城(或市场街)的品德。富兰克林所主张的平等主义后来成为美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富兰克林认为个人可以通过勤奋与天赋铺就通往财富之路,并反对源于出身的特权。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瓜皮句子 琼ICP备2024039176号-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