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要求下,让他打了一份详版征信报告,他自己都蒙了,甚至连我都吓一跳。
打出来有厚厚一叠,总计有四十几张纸(A4纸),而且贷款的账号数有178个,如加上信用卡的账号数就有198个。
看到这里是不是有感到困惑的朋友,怎么会有这么多页数。
在这里我就给大家科普一下。
其实这都是“循环贷”惹的祸。
循环贷款
1、网贷、小贷是最常见的循环贷款:
有很多网贷都是可以循环使用的,比如我们常见的:微粒贷、招联消费金融、借呗、美团、京东等平台。而这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小贷。
这些贷款都是给予借款人一定的授信额度,可分多笔提取使用。但是当每次支用一次,不管支用的金额是多少,哪怕是1块钱,征信上就会显示一笔贷款记录。随着长时间频繁的使用,结清再支用,支用再结清,自然征信上的账号数也就多了;
2、一笔贷款创建多个账号数和查询:
像支付宝、京东等互联网平台上借款,以为是向这些平台借款,但是不知道,这些平台只是一个贷款平台,这些平台有时候会提供一个担保,给你匹配多个贷款机构,一起发放这笔贷款。
假如你在支付宝借呗有20万的授信额度,当你支用15万,你以为只申请了一次,可是你不知道的是支付宝借呗后台就会向不同的多家机构申请,一起给支用15万。这样你的征信就会变成多笔账号数,同时这些借钱给你的平台也会多次查询你的征信。
如有借过网贷的朋友不妨看看自己的详版征信,来验证一下,小夏说的是不是事实。
就会发现,自己明明只在一个平台申请了一笔贷款,但是征信上除了显示该平台的以外,还有其他不同的银行或金融机构的贷款。
同时这些平台的循环贷,只要你不注销,即便没有使用,也会在征信上算一个贷款账户,一笔贷款。
所以,你看着只有一笔贷款,实际上这些贷款会让你的征信报告上的账号数越来越多,同时也导致你征信报告的页数越来越多。
那么账号数和查询多了,会有哪些影响?
1、对大数据评分有影响:
我们都知道,现在申请贷款,不管是银行还是其他金融机构,都会过系统。
而这个过系统,就是看“大数据”。“大数据”是一个无形存在的。通俗来讲,就是你所有跟互联网有关的,个人数据。这其中包括你网贷点击的次数、贷款还款情况、司法案件、网上的行为标签、信贷指数以及平常的网购爱好、个人的出行情况等等。
而循环贷款通常是导致大数据乱的最主要的元凶。
上文我们说了小贷、网贷是导致我们征信的账号数和查询次数增多的原因,从而就会导致我们的大数据评分。评分越低,银行就认为借款人的风险就越高,贷款也就会很容易被拒;
所以说,小夏一直就跟大家说不要点网贷,不要频繁使用小贷。而大数据又是一个实时动态的维度,会随着负债、查询、账号数的减少而逐渐回归正常的水平。但是这个就需要付出时间的成本来回归。这也是为什么银行信贷经理经常说的需要养一段时间的原因。
2、对于贷款账户数有要求的银行贷款基本做不了:
在长沙有些银行贷款产品,利息低、额度高,但是就对贷款的账号数有要求。如东莞银行、中信银行等信用贷款和抵押贷款。
这些低息的贷款,它们就对征信存在未结清的贷款笔数就有要求。
而循环贷款一定程度上其实就是还未结清的贷款,在征信报告上没有显示“已结清”字眼,就会占用贷款笔数;
上文已经说过了,贷款账号数越多越不是什么好事,会严重影响大数据的评分。就会导致一些扫码过系统的产品很容易被拒。
循环贷款,在一定意义上是复利贷款,很容易降额或抽贷!
首先看这个例子,方便大家更容易理解:
小夏借了某循环贷款,等额本息12期,年化18%,月息1.5%,借了10万,月供9168元的情况下;
循环贷款是可以继续借出来使用的,还进去的9168元,又可以作为本金借出来,而且月息还是1.5%。
所以循环贷款一定意义是一个复利的贷款,将还进去的本息又贷出来当做本金,再一次产生利息,其实这个就是一个利滚利。
这也是为什么有很多朋友,借了循环贷款,还款月供越还越多,以致陷入以贷养贷,拆东墙补西墙的循环中。
当陷入以贷养贷的循环中时,就会导致贷款账号数和查询越来越多,就导致大数据评分拉低,而这些循环贷款就会第一时间会给你降额或抽贷。
我相信有不少朋友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如支付宝的借呗、有钱花等。
小夏总结:循环贷款是基于各大平台的信审模型给的授信额度,也是各大平台的“大数据”给的授信额度,要想不让循环贷款不影响自己的征信,建议还是不要去申请各大平台的网贷、小贷。
不可否认,这些平台的贷款比起银行的贷款,放款速度快、审批松。如果非要使用,建议大家,在使用的时候,等到期在贷。比如说做了12期,1年,把这一年还完以后再贷,这样就没有毛病。
总之,网贷、小贷的循环贷款强烈不建议大家使用
- 本文分类:百科知识
- 本文标签:无
- 浏览次数:100 次浏览
- 发布日期:2025-01-21 09:36:22
- 本文链接:https://m.gpjz.com.cn/baike/jRvr32RDaW.html
- 上一篇 > 为什么申请信用卡失败(为什么你申卡被拒?)
- 下一篇 > 洋钱是什么样子的(在中国流通的“洋钱”,竟然有11亿之多!)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瓜皮句子 琼ICP备2024039176号-23